民政部:将健全养老服务网络,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

发布者:施国栋发布时间:2024-09-20浏览次数:10


9月23日,国务院新闻办召开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新闻发布会。发布会上,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了近年来民政部门在强化基本民生保障、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。民政部门建立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,通过大数据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,及时预警并提供救助帮扶。


此外,民政部门将流动儿童纳入国家关爱保护体系,为城镇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权益保障、日常照护和关爱服务,并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养育、教育和医疗康复等保障服务。为了确保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得到有效帮助,民政部门还建立了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,及时为遇到临时困境的群众提供救助,筑牢社会救助的安全网。


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,陆治原表示,近年来民政部积极落实国家战略,着眼群众养老服务需求,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,实现了养老服务的四个重要转变:从主要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到服务全体老年人;从以政府供给为主到政府、市场、社会多元供给;从以机构养老为主到居家、社区与机构养老相协调;从以兜底保障、生活照料为主到医养结合、康养结合的更高质量服务。


民政部未来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工作。首先是健全养老服务网络,建设县区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、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,构建覆盖各级的养老服务网络。其次是优化服务供给,培育社区养老机构,为老年人提供助餐、助浴、助洁等上门服务,增强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。第三,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,支持专业化、品牌化养老服务市场主体,壮大银发经济。最后,强化养老服务的监管,确保养老服务项目、流程和价格公开透明,提升服务质量,让老年人放心养老。


同时,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刘喜堂表示,截至目前,全国登记的慈善组织已超过1.5万家,公益慈善在乡村振兴、科教文卫、生态保护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。为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,民政部将从加强制度建设、强化慈善监管和完善引导支持机制三方面发力。新修订的《慈善法》已于9月5日正式实施,相关配套政策也陆续出台,未来还将制定更多法规政策,确保慈善行为有规可依。


为了增强慈善事业的透明度与公信力,民政部将继续实施“阳光慈善”工程,督促各类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公开信息,同时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,推动行业健康发展。此外,民政部还将通过表彰、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,鼓励企业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,推动全民慈善的社会氛围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