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民政部部署这些重点工作

发布者:施国栋发布时间:2024-09-20浏览次数:10

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关乎国家发展全局,关乎亿万百姓的福祉。近年来,民政部认真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,聚焦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,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初步建立了我国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,推动养老服务实现了四个转变:一是从主要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转向服务全体老年人;二是从以政府供给为主转向政府、市场与社会的多元供给;三是从以机构养老为主转向居家、社区与机构相协调;四是从兜底保障和生活照料向更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转变。


接下来,民政部将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,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,将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,增强和改进老龄工作,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。


在老龄工作方面,民政部将认真履行全国老龄办的综合协调、督促指导和组织推进职能,加强对老龄工作的统筹协调,形成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合力。将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机制,编制和落实老龄事业发展规划,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、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,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,强化“老有所依”的资金保障,夯实“老有所养”的服务保障,完善“老有所为”的制度保障。与相关部门合作,聚焦老年人的急需问题,在优待政策、文体活动、法律服务、志愿服务、科技助老、金融惠老等方面,每年集中力量解决一些老年人切实可感的实际问题。


在养老服务方面,民政部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:


1. 健全养老服务网络:重点建设县(区)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、乡镇(街道)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村(社区)养老服务站点,构建贯通县(区)、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。


2. 优化服务供给格局:顺应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和意愿,培育和建设社区养老服务机构,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、助浴、助洁、助行、助医和助急等上门服务,巩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地位。同时,发展社区日间照料、老年食堂、康复护理等为老服务项目,让老年人在“家门口”实现养老;强化机构养老的专业支撑作用,推动养老机构在创新示范、服务技能培训和设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作用,特别加强对残障和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,实现居家、社区和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。


3. 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协同发展:充分发挥政府、市场和社会的作用,形成事业带动产业、产业支撑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,支持培育专业化、品牌化和连锁化的养老服务市场主体,扩大养老服务消费,发展壮大银发经济。


4. 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:加强对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的监管,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、医养结合、老年助餐和养老社区等新兴领域的监管制度与规则,强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,推进养老服务项目、流程和价格的公开透明,提供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,让老年人安心和放心。


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,有效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,到2035年,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将成熟定型,让广大老年人享有基本的养老服务,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安享幸福晚年。